• 你好,欢迎来到汉中文明网!
  • 投稿邮箱:tougao@wenminghanzhong.cn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头条>
头条

凝聚起“三市”建设磅礴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来源:中共汉中市委文明办    时间:2018-12-10
01.jpg

刚刚过去的11月,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依然很忙: 

全省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略阳县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启动运行;汉中市“明理、感恩、诚信、自强”主题教育部署会、全市弘扬乡贤文化现场推进会相继召开;精心创编话剧《四叶草》入选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并成功首演;与央视电影频道联合策划的张骞题材《凿空者》等五部系列电影正在紧张拍摄;仅一个月里,新华社就有5批次20余名记者来我市采访,《新华每日电讯》连续三天点赞汉中…… 


11月2日,汉中市召开“明理、感恩、诚信、自强” 主题教育活动部署会议

张骞题材电影《凿空者》拍摄中

“重头宣传持续不断、重大活动成效显著,我们的宣传既有亮点又有重点,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宣传给力”……高质量快节奏的忙碌收获了众多朋友圈里的留言点赞。大家一致的感受是: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汉中故事更动听,汉中典型更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有力促进全市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谱写新时代汉中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新思想深入人心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高擎新时代的新思想大旗,让发展方向更明确,路径更清晰。 

旗帜引领方向。我市始终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于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研究的全过程,融入到理论、舆论、文化、文明建设的各方面,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十九大代表、市委书记王建军就急着赶回汉中,深入厂矿、企业、部队等面对面开展宣讲,第一时间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家门口”和“心坎上”。 

党的十九大代表、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来在陕西理工大学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jpg

党的十九大代表、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来在陕西理工大学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代表、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在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jpg

党的十九大代表、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在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在王建军的带头学习宣传贯彻下,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坚持“一学一交流”方式,严格落实“一学一报”制度和“五个一”“六个有”要求,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汉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五年来,市委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66次,示范带动各县区党委开展集体学习600余次,市委中心组先后两次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 

在全省率先探索出统筹党校资源、成立县级理论讲师团的新模式,统筹领导干部和党的十九大代表、市县宣讲团、专家学者、百姓宣讲团、网民代表五支力量,纵深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汇聚立心铸魂的思想力量,让思想伟力“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天汉百姓宣讲团”开展分众化、菜单式政策理论宣讲9600余场次。“汉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文化强市”专家顾问团、“汉中智库联盟”积极建言献策,成为汉中科学决策、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两个巩固”,对意识形态工作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全面落实责任制,通过签订责任书、定期督查、提高考核权重等方式,实行意识形态“六纳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新成就催人奋进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对内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对外展示了良好形象。 

“汉中这片热土,有家的温暖,我感到很温馨”,深深吸引温州企业家——汉中亿丰置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薛学来汉中投资兴业的,除了良好营商环境外,还有汉中到处充满的向上向善正能量。如今,投资20亿元的陕南亿丰商贸城二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薛学信心满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新闻舆论战线瞄准“大主题”、突出“大策划”,实现“大提升”,精心策划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砥砺奋进的五年”“追赶超越看汉中”等20多个重大主题宣传,每年中省市媒体刊播汉中重点宣传稿件1万余篇,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陕西日报等上稿同比增长20%,先后推出“汉中生态文明建设”“镇巴健康扶贫模式”“留坝互助合作社”、“三变”改革、“思想奠基·党性塑造”“明理、感恩、诚信、自强”等先进典型,整体工作呈现出“宣传声势大、发稿层次高、推出典型多”的良好态势。 

《人民日报》报道我市“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作.jpg

《人民日报》报道我市“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作

央视报道汉中中秋晚会.jpg

央视报道汉中中秋晚会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组织开展“激荡汉江水奋进新时代”全媒体采访、“中省媒体看汉中”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等5批次70余名中省和境外媒体记者来汉采访。在“汉中向您报告——纪念‘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中,中省媒体、天津媒体、网络媒体、市县媒体记者携手走进基层,新华社《震后十年看汉中青山绿水气象新》《最坚固的是学校最漂亮的是民居》、人民日报《告别土墙泥瓦住进县城新家》、天津卫视《震后十年看巨变》、陕西日报《十年,重灾区建起幸福家园》等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重头稿件,用心用情讲述我市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和震后10年汉中动人故事。 

“现在网上负面的明显少了,正能量的多了,新闻媒体记者也越来越规范了”,在大家普遍感到舆论环境好转的背后,是全市新闻战线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严格管理、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市委网信办严格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求,狠抓规范管理。“清朗”“剑网”“净网”“秋风”“护苗”“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对网络谣言、不良信息、有偿新闻等违法行为起到了极大的打击震慑作用。全省舆论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累计侦办刑事案件25起,办理治安案件23起;刑事拘留18人,批准逮捕3人,治安处罚31人;约谈网站和账号平台45家,关停网站1家,有力有效净化了舆论环境,为汉中新时代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 

新风尚向上向善

一个时代的画卷,人心是最美的底色;一个民族的复兴,精神是关键的钥匙。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不断在天汉大地汇聚。面对丈夫突遭变故瘫痪在床和沉重的家庭负担,她悉心照料丈夫、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用自己17年的坚守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不离不弃和自立自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榜样的巨大力量。”最近,以我市道德模范温香成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守护》深深感动着万千群众。我市大力实施德美汉中工程,创新开展“弘六德·展六美·大力弘扬勤、孝、善、诚、俭、礼“六德”。通过系列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8人荣获省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5个,全国文明村镇16个,省级文明单位67个,省级文明标兵27个;23人入选“中国好人”,39人入选“陕西好人”,347人荣获“最美系列人物”。

微电影《守护》原型何太升夫妇.jpg

微电影《守护》原型何太升温香成夫妇 

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新实践,“明理、感恩、诚信、自强”主题教育活动成为破解脱贫攻坚难点、推动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组织开展千场宣讲明形势、千场讨论话恩情、千场演出展变化、千张榜单促动能、千所学堂强本领活动。在全市开展政策宣讲7700多场次,选树脱贫先进典型9514人,建立内生动力榜1297个。“乡贤文化促进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树守做”“道德积分银行”“五讲五知”“六五工程”“十比十看”等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花。 

2.jpg

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王建军会见市第五届道德模范代表

一份份贫困群众自发送来的感谢信、一个个感人的脱贫故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 

戮力同心,载誉无数。“‘弘六德·展六美·建三市’构筑道德高地,‘明理、感恩、自强’夯实精神根基”荣获2017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一等奖。今年被纳入省委一号文件进行推广。 

新生活丰富多彩

坚定文化自信,让文化更多惠及民生,是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天汉文化公园歌声激荡、舞步飞扬;图书馆内,求知若渴的身影比比皆是;农家书屋里,浓浓书香飘溢院舍;讲习所里,培训辅导如沐春风……一股股浓浓的文化馨香正荡漾在天汉大地。 

“追梦天汉”“砥砺奋进的五年”“全民阅读·书香天汉”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三下乡”常下乡,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000多场次。春节系列文化演出、“月月喜相逢”等活动让广大群众普遍享受到文化带给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 

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健全文艺评优评奖机制,完善《汉中市重点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精品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出台《汉中市文艺评奖管理办法》《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评选办法》《加快汉中文化产业发展十条措施》。组织开展汉中市第二届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评选,王蓬、刘光朗等5位德艺双馨艺术家站上最高领奖台,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崇德尚艺、爱国奋斗的热情。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全市文艺工作者自觉承担新时代文化使命,推进汉中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用优秀文化作品熏陶人、打动人、鼓舞人。《汉颂》不断涌现。《蔡伦》《褒姒》等21个文艺项目受到省市重点扶持,歌舞剧《风从巴山来》荣获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三项“文华”大奖,镇巴民歌登上央视、走出国门。 

“太精彩、太过瘾了!这是我现场看过层次规模最高的演出了”“全国观众都将聚焦在汉中,让我们倍感自信和有面子。”今年9月,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陕西卫视和凤凰卫视联合录制《汉风秋月》中秋晚会现场,观众发出由衷的赞叹。 

“汉中全球旅游推介会暨2018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吸引世界的目光。大型实景剧《天汉传奇》也迎来了既叫座又叫好的可喜局面。国家重点文化建设扶持项目、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推介项目——汉中兴汉生态旅游示范区逐渐成为汉中新的文化产业地标,筑起了一座满足天汉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新城。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全市新增规上文化企业27家,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2.6%。汉中玉产业园、城固张骞文化产业园、古路坝国际研学小镇、龙亭田园综合体、宁强氐羌田园综合体、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实施顺利。上海装备制造基地、杭州万事利集团、珠海惠威科技等知名文化企业与我市成功合作,今年我市签约文化产业项目20余个,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全市文化体制改革蹄疾而步稳。进一步理顺市直文化单位管理体制机制,组建成立汉中报业传媒集团、汉中广电传媒集团、汉中文化传媒集团,文化单位焕发新的活力。 

新形象愈发闪亮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市天汉湿地公园、兴汉胜景等众多地方成为“网红打卡地”,观赏汉江湿地芦苇花开的游人每天多达5万,整个汉中的游客数超过500万人次。 

“汉中越来越美丽,知名度越来越高了”,这是众多游客对汉中最直观的印象。 

今年8月,由我市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汉中栈道》,在央视九套刚一播出,迅速吸引网络围观、点赞无数。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给予了“制作精美、展示特色、反响良好、塑造品牌”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我市坚持高站位策划、高平台推介、高水平传播,借力中省高端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示汉中亮点和形象。持续在央视推出《汉水清流》《汉水汉中》《汉中天坑》《味道》《中国影像方志》《极致中国》《冰洞奇观》《米仓山上飘香石》等20余部高端纪录片和专题片,其中《汉中天坑》开创了央视10套《地理中国》栏目收视率新高。海军“汉中舰”和“汉中张骞”“汉中朱鹮““汉中佛坪熊猫”“洋县华阳”号4列冠名高铁成为汉中对外流动的新名片,每天有万千的人感知汉中、了解汉中、爱上汉中。 

汉中的优势资源和良好形象在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来的同时,也更加自信地走出去在更高的平台高频精彩亮相。如今,“汉中花海”“汉中张骞”“汉中朱鹮”已成为我市最具特色的品牌。围绕“油菜花节”“西成高铁开通”“西洽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重大活动,精心策划“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推介会”“丝绸之路万里行第四季”“国际学生感知汉文化基地发展论坛”“张骞故里文化经贸使团大篷车队走进丝博会”等系列外宣活动,持续掀起“汉中热”。成功举办首届朱鹮国际论坛,通过朱鹮主题文艺演出、中日韩朱鹮拥有地地方政府对话、朱鹮文化大展等系列活动,汉中朱鹮代表汉中形象展翅飞向全球。 

着眼长远,努力构建大外宣格局。启动实施汉中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项目,加强城市形象管理维护,用国际化的视觉和理念对汉中新形象进行梳理研究,“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品牌更加闪亮。 

梦想熠熠 使命灼灼

新形势有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完成新时代使命任务,推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再上水平,为续写新时代汉中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新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通讯员 李飞)